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前景 >> 正文 >> 正文

清镇市流长苗族乡四措并举赋能乡村文化

来源:唢呐 时间:2025/2/23
今年以来,清镇市流长苗族乡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谋划实施了“塑形”“铸魂”“守根”“惠民”四大行动,为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着力实施“塑形”行动,打造“内外兼修”的富美乡村。流长苗族乡是贵阳市最大的苗族乡。全乡27个村居中有10个少数民族村,6.2万人中有少数民族3.4万人,占总人口的54%。立足民族文化特色,结合全乡发展实际,研究提出“五彩苗乡·大美流长”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采写《“五彩苗乡·大美流长”等你来探秘》等宣传稿,谋划拍摄《五彩苗乡》《苗乡绣娘》《苗乡赶集》等宣传视频30余个,有力宣传乡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对外口碑形象逐渐向好。着力实施“铸魂”行动,打造“治理有效”的富美乡村。通过组织开展“机关干部作风能力大提升”、“农村党员积分超市”、“追寻红色足迹”等党建文化活动,提升党建内生动力。认真谋划开展“我为流长代言”“为你拍张金婚照”等志愿服务活动,社会治理成效逐渐向好。建立高考学生奖励机制,今年向全乡13名一本线学子发放奖学金2.6万元,激励他们立志笃学成才。结合农村“五治”、禁毒、反电诈、安全生产等工作,创新宣传方式,编撰苗族山歌寓教于乐,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着力实施“守根”行动,打造“乡风文明”的富美乡村。帮助苗绣传承人刘恩利、口弦传承人住显会、木唢呐传承人王登银成功申报贵阳市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传承人住显会、王登银被聘为“非遗进校园”腰岩小学指导老师。在腰岩、马陇等苗族聚居村坚持开办“双语(苗语+汉语)”教学,开设苗语、苗族舞蹈、芦笙、口弦吹奏等教学,传承弘扬非遗文化。鼓励支持乡村自办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七、十八、二十等期间,腰岩、油菜、马陇等苗族村寨相继组织开展跳花坡活动,吸引本地及安顺、织金等周边上万名群众参加。着力挖掘乡村文化宝库,精心编撰《五彩荟萃》文化季刊,坚持将其办成宣传推介流长的一张新名片。着力实施“惠民”行动,打造“产业兴旺”的富美乡村。充分利用刺绣、口弦、芦笙等“非遗”项目,打造以马陇、腰岩、油菜等村为核心集自然景观游玩、民族文化体验、农业产业观光等文化产业综合体。大力推进“锦绣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苗绣小微企业6家,组织开展绣娘培训5期,带动余名绣娘实现家门口就业。依托高峡地貌和民族特色,规划融入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区,在凹河沿线分别规划打造“山野露营基地”和“民族风情旅游基地”。逐步辐射带动寿星洞、鲁纳大洞、羊昌洞、小干河、白猫河、云山湖、风电观光等旅游景点全面开发。今年,凹河村先后荣获“贵州省乙级乡村旅游村”“贵阳市旅游重点村”称号。当前,流长正在谋划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逐步分批实施苗乡大道、花坡街、花坡广场、花坡公园、特色民居改造、苗族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建设,现项目库有54个项目,涉及资金10.7亿元,将深度展示流长非物质文化,全面宣传推广“五彩苗乡·大美流长”的文化品牌,用3-5年的时间,把流长乡打造成省级民族乡村旅游示范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罗文福编辑刘娟二审罗昌三审谭仕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