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前景 >> 正文 >> 正文

南康手艺人99年小伙莲花山顶奏起唢呐

来源:唢呐 时间:2022/7/16
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521/4177305.html

近日,网上一首BGM席卷全网,黑人抬棺专业团队全网出道的同时,这首洗脑神曲也带火了一种民间乐器,它就是唢呐。

视频来源:音乐TIME

所谓“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唢呐不单单是一种民间乐器,小野认为,它也是南康客家文化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南康,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对这种乐器都十分的熟悉,因为但凡唢呐出现的场合,必定是极其重要的场合,南康传统的红白喜事必不可少,它牢牢的占据情绪的两端,既能体现大喜,也能体现大悲。

网络配图唢呐这种外来乐器,为什么能在中国民间落地生根,并成为一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野查询资料发现,唢呐对古代老百姓来说,方便携带、经济实用,相对二胡,可以在行走中演奏,也能表达悲伤情绪,同时与“锁纳”同音,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意。客家唢呐分悲调和喜调,喜调轻快、欢乐,吹奏时激昂嘹亮、和谐悦耳;悲调深沉、低吟、委婉幽怨。在南康,唢呐有着深厚的根基,一般百姓家举办婚丧寿庆、乔迁新居、过年过节时都要请几个唢呐手来庆贺热闹一番。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康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唢呐这种东西了。这跟如今南康的发展现状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南康年轻人结婚,很少沿用传统婚礼,而是更倾向于西式婚礼,请个婚庆公司,在酒店举办婚礼,唢呐也就更少出现。而在丧葬方面,全国范围内的提倡火葬等新型文明风气。于是,唢呐似乎变得没有用武之地,被尘封箱底,也被绝大多数人遗忘。

就当我们所有人认为唢呐终将在南康销声匿迹之时,在南康坪市,却有那么一个99年出生的小伙子反其道而行,独宠唢呐这种老古董。小伙名叫钟春兴,严格来说,已经接触唢呐四年时间,目前把他当做一种业余爱好和副业。小野注意到,他也在抖音等平台发布了一些作品,只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唢呐这一古老的乐器。

据他跟小野说,现在唢呐的生存环境确实不好,越来越少的人会请唢呐手。尤其是今年疫情影响,所有大型聚会都严禁举行,一些婚礼延后举行,就算平时,出一趟活红包也才多点,只能当做一种业余爱好和副业。

钟春兴在莲花山顶练习吹唢呐

唢呐的练习时间长,在绝大部分人眼中难登大雅之堂,希望像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发掘保护我们的南康客家文化,并把他培养成一种爱好,让唢呐在南康不至于成为绝响!你还知道南康有哪些即将消失的文化传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文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内容来源:南康微视野

▍图文编辑:小野(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