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丝竹声,拳拳爱国心。11月,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如约而至,走入第18个年头。本届展演活动分上海展演周与浙江杭州主会场两个板块。
上海展演周活动于11月15日开始,为期一周的活动形式丰富、推陈出新,开展线上展演、新作品征集活动专家评审、上海市课外校外学生民乐活动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为进一步推进美育工作、打造文化品牌积极助力。
精彩活动贯穿全年
年,首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在上海启动,这18年来,日渐成为了中小学校、高等艺术院校、校外教育单位和民间音乐社团全民参与的民族音乐盛会。
11月15日起,第十八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线上展播——上海市大、中、小、幼学生专场也正式上线。活动贯穿展演周始终,分高校专场、中学专场、小学幼儿园专场、学生艺术团专场每日推送,50支学生团队,近名学生将用手中的乐器讲述中国故事用民乐诠释经典旋律,奏响时代号角,学生们日益提升的演奏水平、合作意识及音乐素养,充分体现出近年来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年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系列活动丰富多彩贯穿全年度。3月启动的“吹响新时代一起向未来”民族吹管盛会得到近60余支吹管乐团的响应,优秀演奏视频分别在六一儿童节“春苗茁壮”、七一建党日“民族希望”、八一建军节“时代强音”和十一国庆节“东方龙韵”连续推出四期进行展播。与此同时,还邀请了民族吹管乐名师专家:著名笙演奏家翁镇发、著名唢呐演奏家左翼伟、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竹笛教授詹永明在金秋十月开展笙、唢呐、竹笛三场名师讲堂,精彩内容的直播受到了广大民乐爱好者的喜爱,近万人线上观看并纷纷留言,为大师们的精彩演绎点赞。
7月发布的“新作品征集活动”,共涌现出二十余部反映新时代、歌颂新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品,经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出6部优秀民乐作品,丰富了学校与社会的民乐原创作品资源库;第十八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以线上下结合方式如期举办,余名民乐爱好者怀着对党对祖国的热爱用民族乐器讲述中国故事,以全新姿态展望祖国的美好未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18年耕耘讲好中国故事
从年到年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始终以民族音乐教育交流为载体,探索实践长三角美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由最初的19支参演团队到此次的支,从长三角地区拓展到整个东南亚,从学校响应到全社会广泛参与,抢救了濒临失传的民族乐种,推广了民乐的教育成果,已成为拓展青少年民族文化教育内涵和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强劲推动力。
11月16日,第十八届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新作品征集活动专家评审如期举行。本次作品征集活动,组委会共收到二十余部具有不同特色的民乐新作,经专家评审组的认真研讨和综合考量,最终评选出六部优秀作品。评审组表示,作品征集活动的举办十分有意义,长三角民乐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作品,近年来征集的作品质量逐步提升,江南地域特色凸显,展示了长三角地区民乐人才优秀的创新能力。
11月18日,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段皑皑,上海学生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李裕祥,上海学生民乐联盟艺术总监、音乐特级教师曹建辉等民乐专家汇聚在杨浦区少年宫,围绕大、中小学民乐项目的有效衔接与构建建言献策。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创始人王永德等专家导师团在杭州主会场进行研讨会连线。王永德指出,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自年创办以来,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八届,深受海内外学生和民乐爱好者的欢迎。尤其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指引下,上海积极构建大、中、小学衔接的艺术教育体系,深化长三角美育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们对于世界、社会、生活和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强化技艺的同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加强加深对音乐所承载的人文内涵、审美以及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等方面。”段皑皑说,“民乐教育可以有多个切入点,我想对于民族文化,对于本土地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在技术上让孩子们掌握独特而多元的艺术风格,更能在情感上培养他们对于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上海学生民乐联盟艺术总监曹建辉介绍说,上海学生民乐联盟成立已有七年,至今已有家市级民乐联盟单位,民乐基地学校余所、民乐团队余支,举办了余场音乐会,数十万学生受到民乐熏陶。“我们通过构建起市、区、校联动机制,发挥市级艺术团引领作用,搭建起大中小学民乐教育共享平台,让高中低民乐团队得到锻炼成长。”曹建辉说,上海学生民乐联盟举办万人二胡云盛会、吹响新时代民族吹管盛会,使民乐活动贯穿于全年,同时策划“大师讲堂”和“民乐实践”教师培训,五千余人次的教师参与,一批民乐领军人才和特色教师正在形成。??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龚洁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