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图片 >> 正文 >> 正文

每日训练长达九小时天赋加汗水的他吹着唢呐

来源:唢呐 时间:2024/10/16
6月24日下午,在温岭市实验小学演艺厅,随着一曲高亢、悠扬的唢呐终了,汤俊杰的唢呐毕业音乐会圆满成功。这场音乐会,既是汤俊杰对7年学艺的总结,也是他开始新征程的一个起点。被顶级音乐学府唢呐专业录取,为全国唯一第一次见汤俊杰,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有了一丝成人的稳重模样。就在5月27日,汤俊杰收到了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乐科唢呐专业的录取通知。据了解,本次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乐科唢呐专业在全国只招收一名学生,这也意味着汤俊杰是过千军斩万马突出重围,以94.04分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该校。考进全国顶级音乐学院附中,难度堪比考上北大、清华,这也意味着他已经走上了职业音乐家的道路。接下来,他的目标是成为优秀的唢呐演奏家,做中国第二个刘英。年,方城小学前任校长周军夫提出了“六个一”方法,其中一项内容是建议学生学一样乐器。当时就读方城小学一年级的汤俊杰,拿着建议单回家,让爸爸挑选要学的乐器。“我们老家在安徽,唢呐在那里十分普遍,所以我给孩子选择了唢呐。”汤俊杰的爸爸汤厚鹏说,“当时,学习钢琴、笛子等乐器的学生比较多,全校只有他一个是学习唢呐的。”带着对唢呐的好奇和懵懂,汤俊杰正式开始了唢呐的学习之路,每周六跟着学校外聘的民乐老师何金龙学习。回忆起第一次接触唢呐的时候,汤俊杰对这个奇形怪状的大家伙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老师让学,家长让练,便一直坚持下来,每天练习半小时。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汤俊杰已经能完整地吹奏一首曲子,经常受邀参加学校的民乐演出,渐渐在学校有了“唢呐小王子”之称。不过,汤俊杰第一次对唢呐感兴趣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刚好接触唢呐大师刘英的专辑,我突然发现,原来唢呐也能吹得这么好听,刘英老师在舞台上,整个人都闪闪发光。”汤俊杰暗暗下了决心,好好学习唢呐,努力向大师靠近。许是天赋的加成,到后来,汤俊杰崭露头角,在唢呐的业余爱好者中小有名气,更是被邀请参加年台州市少儿春晚录制,并获得年“小小演奏家”金奖。一年只休一日,专业从班级垫底冲到第一看到汤俊杰对唢呐的兴趣,汤厚鹏开始考虑是否让孩子接受专业的教育。“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要走专业的道路,肯定要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练习中。”年7月,汤俊杰一家来到上海,寻找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英的指导。“我才知道原来唢呐还有这么多的技巧,如花舌、循环呼吸等。”接触到新鲜有趣的唢呐技巧,汤俊杰愈加崇拜刘英,愈加喜爱唢呐。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汤俊杰的唢呐技艺得到了刘英的肯定,大受鼓舞,最后他决定向唢呐的专业之路进发,向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发起挑战。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考试分初试、复试、文化课考试三项,要求学生现场进行视唱练耳和唢呐考核。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顺利通过考试,汤俊杰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他下定了决心,就算今年考不上,明年也要再接再厉。“当时,我以为走专业道路肯定比学文化轻松。”汤俊杰说。但是,专业的道路并没有汤俊杰想的那么轻而易举。不仅是学习方法的变化,业余者和专业者的辛苦程度更是天壤之别。由于往返上海有些不便,受刘英推荐,年11月,汤俊杰回到温岭跟着市联合艺术学校的胡帅老师进行更系统的训练。“初教他的时候,基本功并不扎实,只能从头开始。”胡帅说。练唢呐可不是吹曲子,而是练习基本功,长音、打音、吐音,一练就是6小时。“这是很枯燥的,吹来吹去只有几个音。”不过最让汤俊杰心酸的是,别的小朋友都去玩了,他还要继续练习。“那时,特别羡慕他们,与其说是练习,不如说是一种煎熬。”长时间的练习,给汤俊杰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疲惫。手酸、嘴麻,是常有的事情。由于要一直吹唢呐,汤俊杰上嘴唇的皮破了又好,好了又破。“一周就要破一次,嘴巴痛也没办法,就是要练。”截至今年4月,一年半的时间内,汤俊杰只有大年初一一天没有碰过唢呐。在高强度的训练下,汤俊杰的唢呐技艺突飞猛进,在胡帅教授的班级中,从班级垫底冲到专业第一。反复听反复练,将考核内容烂熟于心虽然觉得练习枯燥,但平时只要有时间,汤俊杰就会钻研唢呐,仔细地抠曲子里的音符和技巧。“他是真的热爱唢呐。”胡帅这么形容汤俊杰,“有些我没教过的曲子,技巧都是需要当场教授的,但他能自己跟着专辑琢磨出来。”至今,胡帅还记得汤俊杰吹的一首《凤阳歌绞八板》,不仅运用了反双吐、库音等未教授的技巧,还将刘英的风格模仿得淋漓尽致。“学艺术就是如此,天分只是其一,勤奋钻研更为重要,你付出了多少,它便回报你多少。”除了每日6小时的唢呐练习,汤俊杰还要花3小时在视唱练耳和文化课上。如此一来,他的时间被功课瓜分得干干净净。每天上午8时到11时,汤俊杰要进行唢呐专业训练;中午12时到下午1时,学习钢琴、练习视唱练耳;下午1时到4时,又是唢呐专业训练;傍晚6时到晚上8时,自学文化课。对汤俊杰而言,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结束了所有任务,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视唱练耳考的是视唱、听音等内容,难度不亚于唢呐专业考核。其中,汤俊杰觉得最难的是听音。听音并不是一个琴键按下去一个音,而是多个琴键同时按下,一瞬间包含了多个音符。或许大家以为一窍通,百窍通,但乐理并不是相通的。“民乐只有宫商角徵羽5个音,但钢琴有24个大小调,听懂唢呐的音并不代表听懂钢琴的音,对于我,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汤俊杰说,“并没有什么诀窍,只是反复听,反复练,将音符烂熟于心。”如今回想起学唢呐的时光,汤俊杰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音乐于他而言,是心底的呼唤、最真的想法,而唢呐就是将这一切传递出去的媒介。一路支持他走下来的不只是兴趣,还有那一份责任和坚持。“虽然枯燥,但是我知道我必须要练,为了不辜负父母,也为了不辜负自己。”受爸爸影响,将坚持融于生活在汤俊杰的音乐之旅中,爸爸汤厚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汤俊杰的唢呐之路,是由汤厚鹏一手开辟维持的。“何金龙老师提到孩子有天赋,可以走专业的道路时,作为家长,我们自然会考虑这条道路是否可行。”为此,汤厚鹏特地找到刘英指点教授,“专业的事情应该由专业的人员判断,我们只是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方向。”得到刘英的夸奖,看到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汤厚鹏这才拍板决定让孩子走专业之路。对于孩子获得的成绩,汤厚鹏认为天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因为坚持,不仅孩子要坚持,家长也要坚持。在汤厚鹏的眼里,家人的陪伴十分重要,一下子接触到这么严酷压抑的训练,孩子肯定坐不住。果不其然,在刚开始,只要一有机会,汤俊杰就会偷偷地看课外书,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装模作样地拿出唢呐练习。为了让汤俊杰认真练习,刚开始的日子,每天都有人陪着他学习。日日如此,便成了一种习惯,大约经过半年训练,汤俊杰终于进入状态,不需要家长督促,也会自觉地拿起唢呐吹奏。一直以来,汤厚鹏都告诫汤俊杰,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在为自己的明天铺路,一定要认真积极做每一件事,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作为第一代新温岭人,汤厚鹏也如实地贯彻了这一原则。成为消防员后,汤厚鹏一直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15年来,汤厚鹏在艰苦的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与一次次的大火搏斗,用青春、汗水和热血保卫着温岭的安宁。耳濡目染之下,汤俊杰的身上也有一股毅力,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如今,虽然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但这个暑假,汤俊杰依旧不能松懈,考试成绩只是新征程的出发点,接下来,他将继续以一个职业音乐家的要求约束自己。这两个月内,汤俊杰还要继续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练习曲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