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为互鉴而丰富,艺术因为交流而多彩。亚洲的各个国家、地区都有着悠久的文明和艺术史,各自的艺术种类和演艺形态也非常丰富,昨天,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亚洲演艺对话——文明互鉴艺术多彩”论坛活动在上海静安洲际酒店举行。来自亚洲各国艺术领域的专业嘉宾来到现场一起进行了一场对话,探讨如何让世界看见多彩的亚洲艺术。图说:如何让世界看见多彩的亚洲艺术网络图交流产生灵感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谈到,5月民乐团受邀到北京参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上海民族乐团的九位演奏家与来自泰国、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印度、黎巴嫩和中国等六个亚洲国家的表演者一道,在分论坛之一的“亚洲文明影响力”论坛上带来以“诗乐会友”为主题的开幕演出。各个国家派出的朗诵者每人选择了自己国家的一首诗篇,民乐团用中国乐器来演奏各个国家对应音乐风格的乐曲,来跟朗诵者进行应合和互动,乐器的选择与设计颇费了一番心思。演出中,简单纯粹的打击乐器配以泰国曼谷王朝第二代君主拉玛二世的《宫廷菜肴、甜品长诗节选》,带有中东血统的唢呐配以黎巴嫩诗人奥西·艾-哈吉的《你用黄金铸造了什么,又如何安放了玫瑰》。为了去掉唢呐过于尖锐的声音,演奏家特意去掉了唢呐下面金属的碗,只保留当中木管的音色,温暖的音色与诗篇中的爱情比较相称,同时也保留了唢呐的热情和神秘感。罗小慈说:“在聆听这些朗诵者的过程当中,我们真的感觉到不同音乐和不同语言间那种不可言传的美妙。”图说:亚洲文明巡游IC图保持本国个性韩国艺术经营支援中心演出事业总部部长金甡娥认为,多样性、差异化和相似性,是国际合作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发展艺术产业最重要的部分。蒙古国立艺术文化大学国际合作部主任蒙昆蒙赛可汗分享了蒙古乐队HU的案例,该乐队风格是用蒙古传统乐器演奏摇滚乐,代表作《狼图腾》让蒙古音乐第一次冲到了美国公告牌排行榜第一名。蒙古有8件乐器被联合国教科文授予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HU乐队用了其中的4件。在成名之前,乐队花了六七年时间对本土音乐和文化进行研究,去年和美国的一家经纪公司签约后,也只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