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前景 >> 正文 >> 正文

创新,彰显民乐之美艺海观澜

来源:唢呐 时间:2025/3/18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民乐创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宽阔的音乐视野,还要从当代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新民乐经典伴随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加深,加之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民乐创新有了更多可能。当下,民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里,甚至涌现出一些“爆款”,深受大众喜爱。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经验启示,进而把握机遇,推动民乐更好走向大众?创造性地借鉴、融合其他类型音乐元素。上世纪90年代,民乐创作者、演奏者以传统民乐为主体,积极借鉴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同时吸收爵士、摇滚等音乐元素,掀起一股民乐热潮。今天民乐再度升温,延续了这种借鉴、融合的思路。比如,在琵琶重奏《桃园春色》中,创作者改编和吸收了陕西秦腔、碗碗腔等地方戏曲唱腔,赋予乐曲浓厚乡土色彩。不同音乐种类之间的融合不会消弭民乐本身的特质,反而会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不乏音乐文化交融创新的阶段。尤其汉、唐时期,不同地域音乐文化交融出新,使当时乐坛异彩纷呈,面貌一新。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琵琶、唢呐、二胡、扬琴等民族乐器,都是音乐文化融合的成果。积极借力互联网技术和网络传播。互联网时代,用户生产内容模式兴起,民乐传播者身份更为多样,民乐传播形式更加灵活。网络视频平台不仅汇聚了一批专业演奏者,还吸引了为数众多的业余民乐爱好者。这些创作者熟悉视频制作技术和网络传播规律,将精心剪辑后的翻奏曲目、原创作品、日常排练等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引发受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