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资源 >> 正文 >> 正文

百鸟朝凤最后的唢呐匠邓辉说娱乐

来源:唢呐 时间:2025/5/5
对于我这一代的人来说,吴天明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以至于《百鸟朝凤》上映时下意识的是不想去看,对于一个陌生的导演,总提不起那么一点兴趣,这完全和《山河故人》上映时的情况大不相同,因为喜欢贾樟柯,所以无论片子如何都要去看,渐渐地我看到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在评价这部影片,贾樟柯和马丁·斯科塞斯都在推崇这部影片,所以决定去一睹此片,看完之后很震撼,对《百鸟朝凤》,对吴天明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敬佩。当传统面临现代化的入侵之后,我们该如何去对待我们的传统,这是这个社会的一大课题。现代化的发展,导致人们观念的改变,唢呐渐渐地失去了它的威严,西洋乐器的传入,更加速了唢呐这种古老艺术的衰落,焦三爷吹了一辈子的唢呐,到死都在吹,他目睹了唢呐的地位从云端坠落而下,至少他是幸运的,他把唢呐传了下去,而对于唢呐的传人游天鸣,他该如何,正如在焦三爷弥留之际,告诉游天鸣让他一定要把唢呐传承下去,游天鸣只是说了一句我试试吧,面对着现代社会的极度侵蚀,他又能怎样。处于八百里秦川的无双镇,唢呐延续了成百上千年,无论婚丧嫁娶、大小喜事,唢呐都不曾中断,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评价尺度,四台、八台、百鸟朝凤对应着不同的人,一曲百鸟朝凤是唢呐匠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有。在影片中对于吹百鸟朝凤有两处鲜明的对比,一是查村的村长去世了,他的儿女请求焦三爷为他们的父亲吹百鸟朝凤,但焦三爷拒绝了,因为他不配百鸟朝凤,很多人都在嘀咕,甚至连他的徒弟也不解,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话,他的德行不配百鸟朝凤;二是在刘庄村长的葬礼上,焦三爷主动要求吹百鸟朝凤,即使此刻的他已经吹不动唢呐了,他依然为他吹了百鸟朝凤,即使吐血也无妨。每个中国人都说“人的心里有一杆秤”,这是什么,这就是一种评价尺度,是乡土中国的一种社会规则,是人们的道德批判,它不像西方,一切都用法来确定。在选择传承人的时候,焦三爷选择了踏实的游天鸣而不是天赋极好的蓝玉,这一点在前面就有所隐喻,在割麦田那一段,天鸣的踏实与蓝玉的急功近利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就是焦三爷第一次把唢呐交给他们时说要“离口不离手”,这那场大火中,天鸣想着的是唢呐,而蓝玉早已忘记了这番话,事实证明天鸣确实是一个好的传承人,这也正如蓝玉后来的一番话,“只有你还在坚守着它,要是我的话早就丢掉了”,后来天鸣问师父,当时为什么收下他,师父说是你的眼泪,一个有情有义、懂得爱护自己父亲的人,是不会违背诺言的,这才是焦三爷的初衷,他要的不是能力有多高,他要的是真正能传承下去的人,一个古老文化的传承者。在影片中很多处转场用的很精妙,尤其是在表示天鸣长大的那一处,前一个镜头是小时候的天鸣在吹唢呐,下一个镜头转到长大后的天鸣在吹唢呐,通过唢呐来表示时光的流逝。游家班第一次接活之后,天鸣去看师父,焦三爷很欣慰,游家班的第一次成功演出,就意味着这门手艺没有消亡在他的手上,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徒弟感到高兴。天鸣告诉焦三爷,现在吹唢呐给的钱越来越少,地位也大不如从前,连拜师礼都没有了,唢呐匠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境遇,焦三爷说,从前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台下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千恩万谢,地位是多么的高,他告诉天鸣,“唢呐不是为别人吹的,是为自己吹的”。其隐含着的就是即使失去了市场,他依旧希望天鸣能够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这也就是他把牛卖了,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天鸣置办一身新的行头,在他的观念里,唢呐比他的生命更重要。在唢呐面临消亡之际,县文化局的局长找上门来,要为唢呐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够吹一曲,天鸣犹豫了,不是他不想吹,是因为此刻已经没有人吹唢呐了,他的师兄弟们都为了生计放下了唢呐,焦三爷听后很激动,连连说道答应他,答应他,之后天鸣便去找自己的师兄弟们,看到他们的生存状况之后,天鸣终究没有开口,这门传承千年的手艺终究被现代化的浪潮所裹挟,终究在这个时代没有出路,当他最后看到那个在街边乞讨为生的唢呐人,内心是多么的凄凉,此刻,在天鸣的心中或许在想,当焦三爷看到这一切之后,又会怎样。即使申遗成功,这门古老的手艺终究不再重现,它已然失去了它所存在的环境。影片中有一段让人很心酸,焦三爷质问天鸣为什么有活不接,天鸣说没有人来,焦三爷怒气冲冲的带着天鸣去找他的徒弟,当他踹开门之后,发现他的徒弟正在收拾行囊,焦三爷打开袋子把衣服一件件抖出来,他的徒弟默不出声把衣服一件件捡起来,此刻我们看到一个镜头,徒弟的母亲坐在炕上哭泣,焦三爷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是啊,此刻他又能说什么,在这个物质极度盛行的时代,这些唢呐的手艺人又能怎样,他们也有家庭,也要生存,也要养家糊口,唢呐已失去它往日的荣光,在消没。唢呐王,是对焦三爷一生的总结,更是对唢呐匠的肯定。当这门手艺无可避免地走向没落的时候,无论是焦三爷还是游天鸣,他们又能怎样。当天鸣在师父的坟头独自吹着唢呐,八百里秦川大地为之震撼,这是唢呐这门手艺最后的悲歌,更是一代人逝去的记忆,面对这无力抗拒的全球化,天鸣终究无法完成师父的托付,唢呐匠最后的归路又在何方。看完影片之后,我为唢呐悲哀,更为失去传统的当下悲哀,我们一力的在那宣称我们的文化有多么的悠久,我们的四大文明有多么的厉害,看看当下的社会,我们的传统在何处,是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是要和西方接轨,是要去粗存精,但是那些优秀的东西我们传承下来了吗?没有,并没有,在小悦悦死的那一刻,这个民族就该为自己的行为反思了,一力的接受西方的那些东西真的就能够水土适应吗?我无力于抨击这个社会的种种陋习,因为我也生活在当下,我只是希望给存活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点生存的空间,多一些包容之心。为《百鸟朝凤》致敬,为吴天明致敬,更为那些传统文化的坚守者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