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呢!认为唢呐只在农村丧仪上才会表演,这完全太片面了!
唢呐这种乐器,据记载,大概是在公元3世纪,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的。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至现在,唢呐种类较多,从外形上有大小之分,从音色上有浑厚柔和之分。
在我国,唢呐可是有着深厚的民间根基的,历朝历代,在一些地方的歌会、庙会或地方曲艺的表演过程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原先,唢呐还只是作为一种伴奏乐器,但随着它独特的表现力,逐渐的就在独奏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年,唢呐艺术还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很多地方,历代以来,老百姓家中凡有大事,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家中都会请上当地的唢呐手来家中进行表演,唢呐声一起,或欢乐或悲伤,都能很好地渲染气氛。
还有像村中举行祭祀或典礼等大型活动,也会有唢呐演奏,用来衬托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在一些与唢呐渊源颇深的农村,像结婚、乔迁、庆寿、满月、店铺开张、子女升学、送子参军等等,都会请上当地的唢呐手来热热闹闹的吹奏一番,而不仅仅只是在丧礼上会吹奏唢呐。
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唢呐名曲《百鸟朝凤》,就是以欢快热情的旋律应和百鸟和鸣之声,表现出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致,这首乐曲就非常适合婚嫁庆祝等场合。
还有一首《抬花轿》,它也是一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唢呐曲,它是根据民间迎娶新娘时,配合抬花轿的一系列动作而编制的曲子,专门用于婚嫁中。
不过,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有可能有些农村,唢呐吹奏只会用于丧仪,唢呐可以吹出低沉幽咽的声音,让人一听就会陷入深深的悲痛哀伤中,眼泪情不自禁地吧哒吧哒的往下掉。但这只是地方性的,并不能代表所有地区。
朋友们,你们那里的唢呐吹奏都会出现在哪些场合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