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图片 >> 正文 >> 正文

牡丹区体验非遗文化,带你一起文明实践

来源:唢呐 时间:2025/3/20
牡丹区“非遗流芳,雅韵曹州”文明实践展示带

赏民俗风情、品丝竹之乐、观曹州刻瓷、领略“手造”魅力、体验军事生活……今年来,牡丹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挖非遗资源、民俗文化,将鹁鸽堂民俗文化馆、曹州刻瓷艺术馆、非遗句阳琴唢馆、非遗李效普面塑艺术馆等串珠成链,让非遗文化大放异彩,着力打造集非遗展示、文化体验、公共服务、研学教育、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流芳,雅韵曹州”文明实践展示带。

展示带途径吴店、小留2个镇,下辖5个村居,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3处手造非遗研学点、2处红色教育基地、1处乡村民俗馆、1处乡村记忆馆。近年来,牡丹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创新文明载体,开展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让非遗村落劲吹文明新风。

鹁鸽堂文化广场

鹁鸽堂文化广场占地余平方米,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设有科普文化长廊、LED显示屏、健身锻炼区、节气文化墙、民俗文化馆、百姓大舞台、榜样墙、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主题长廊等,是群众学习新思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百姓大舞台,是群众展示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的乡村大舞台,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文艺演出活动,“演”出了文明乡村“新风尚”。

榜样墙树立文明榜样,引领文明乡风,用身边榜样力量涵育文明乡风,让好人之花遍地开放。

二十四节气墙以中国非遗文化“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通过浮雕形式,让墙面成为“会说话”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主题长廊,绿植拥簇、小亭依翠,一句句醒目的文明实践标语将长廊点缀的更具生气,也成为鹁鸽堂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

鹁鸽堂民俗文化馆

鹁鸽堂民俗文化馆位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西南角,占地面积㎡,陈列民俗展品百余件,设有村史村情、传统节日文化、刻瓷文化、乡村记忆四个展厅。主要通过实物、图片、墙体画等手段,反映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展示鹁鸽堂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勤劳智慧。

曹州刻瓷艺术馆

曹州刻瓷艺术馆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刻瓷代表性传承人马宪荣老师的工作室,馆内陈列曹州刻瓷、麦秆画等非遗作品百余件。鹁鸽堂村秉持“让老树发新芽,新树扎深根”的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刻瓷传承保护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以菏泽市曹州刻瓷艺术馆为阵地,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发动群众了解、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非遗”文化传入寻常百姓家。

五彩宜居,乡村会客厅

吴店镇吕庄村建有一处“五彩宜居乡村会客厅”,集中展示吴店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情况,并设有展柜,展示吴店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各类文化、农业、制造业产品。乡村会客厅集中呈现了吴店镇“村村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的发展新格局,成为建设共富宜居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为吴店镇乡村振兴擦亮最美“底色”。

廉政文化长廊

吴店镇吕庄村建有一处廉政文化长廊,长廊内侧由“春杏、夏荷、秋竹、冬梅”四个篇章构成,让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清廉文化的浸润熏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刘邓行军纪念馆

刘邓行军纪念馆还原刘邓大军行军指挥部,以勇毅坚定、乐观不屈的红色精神激励着全村村民。目前,刘邓行军纪念馆已成为牡丹区红色教育基地。

刘氏戏楼

刘氏戏楼是在古戏楼原址上进行重建改造,建设了“中原书场”,占地余平方米。“中原书场”的建设传承了戏曲文化,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并通过润民于无声的文化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了村民日常生活。

句阳琴唢馆

非遗句阳琴唢馆存有唢呐和琴书的历史传承文化介绍,现存有距今多年的扬琴和唢呐乐器,存有国家级“鲁西南鼓吹乐”非遗传承人李广福在央视表演所使用的乐器。句阳琴唢馆也成为学生研学教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

李效普面塑艺术馆

非遗李效普面塑艺术馆现存有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效普参加省、市、区比赛的30余个参赛获奖作品,其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小留镇依托这一文明实践基地,举办“小留镇彩虹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刘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

公园中荷花、池塘、长廊等元素,呈现了“景美、人和、村洁”的新村新风貌,营造了倡树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

康庄“乡村记忆馆”

小留镇康庄“乡村记忆馆”为回忆农耕生活类展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乡村记忆房。主要由村内老人按照年代顺序建造了四代房,错落排开;二是康庄村史长廊。主要展示了康庄村的发展和奋斗史,旨在让大家了解以康庄为代表的中国村庄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唤起参观者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敬畏。

神鹰红色教育基地

小留镇邢楼村建有一处神鹰红色教育基地,曾获“牡丹区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行走齐鲁研学实践基地”等称号,涵盖国防教育军旅文化体验、红色文化宣传、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文化表演、有机果蔬采摘等多个体验区。

“非遗流芳,雅韵曹州”文明实践展示带依托牡丹区非遗文化资源,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文明乡村相融合,截止目前,已推出“梧桐花开”“非遗讲堂”“句阳有艺”“彩虹课堂”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项目,惠及群众11万余人次。

下一步,牡丹区将充分发挥“非遗流芳,雅韵曹州”文明实践展示带的示范引领作用,编织起牡丹区文明实践新矩阵,切实打通文明实践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宣传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筑起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高地。

来源:牡丹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