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很多传统文化,是十分博大精深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方能了解其中真谛,但是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很多问题。从我记事的一天起,农村就有这样的一种丧葬习俗,也就是在葬礼过后,主人家需要回赠毛巾给帮助家中做事的人们,以前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含义是什么,后来终于逐渐明白。擦汗擦泪想必很多在农村参加过葬礼的人都知道,即使是现在,农村葬礼的规模还是很大的,动辄就是四五十桌人,其中包含了各种亲戚朋友还有村里和邻村的父老乡亲。既然如此大规模的客人,就需要很多人来准备伙食,尤其是需要杀猪、杀牛、宰羊,要是人手不够,很可能会根本弄不熟饭菜。可是农村里一般不会找外地人来办伙食,一方面是需要花钱,另一方面是容易得罪村里人。因为事情办多了之后,一般村里都会有一群人形成专门的团队来办伙食,这些人有的是承包给他们办就行,有的是不愿意承包,但是又恰似约定成俗一般,谁要是办事不去请他们,他们必然从中作梗让你办不下去。这样一来,村里只要有个大事小事,基本约定成俗就去找他们来办,他们也总会办的比较靠谱,但是也会为难你一下,比如有人说话得罪了他们,他们就会故意拖延吃饭时间,让主人家很是着急,这一点在喜事中最常见,丧事中比较少,毕竟死者为大。这些帮忙的人由于一直处于辛苦状态工作,在厨房或者火堆旁边,很容易热得流汗,所以就需要一块毛巾来擦汗,要不然全部用纸巾,太过于浪费了。另外就是一些人容易流泪,也需要用毛巾去擦拭,防止泪水流在别人家里,在农村那是不礼貌的行为。礼尚往来我们地方办丧事的时候,一般村里人在吃饭之前,会带上一些米来送给主人家,意思就是为主人家省一点米,同时也有图个吉利的意思。在送米的时候,主人家有的会送给对方孝布,有的就是毛巾,这一点主要根据送礼人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来判定究竟应该送什么。孝布是十分重要的,要分清楚辈分和男女,什么辈分该穿什么孝服,长孝还是短孝,又或者是袖套,都是很有讲究的,有的人因为孝布发错了还会生气。尤其是女者死亡,女方后人来参加葬礼,我们称之为后家,要是给他们发的孝布弄错了,那很可能将会迎来一场唇枪舌剑之争,他们总容易发火让主人家下不了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毛巾就是一种礼尚往来,总不能别人送你点东西,你什么表示都没有吧,虽然整个过程十分复杂,但是也足以说明农村人的淳朴。祛除晦气这一点应该是最关键的一点,在农村办丧事,大家都觉得是不吉利的,帮主人家忙的那些人,因为过程当中接触过死者比较多,所以身上有晦气。因此主人家必须给他们人手一块毛巾,让他们回家擦拭干净,祛除晦气,这样一来一切就会更加顺利。在我们那个地方,尤其是以前还有棺材下葬的时候,帮忙抬棺材的人,是最需要好好对待的,因为那是最容易沾上晦气之人,所以必须烟、酒、糖和毛巾都准备好,还要包上一包发糕,有吉祥之意。下葬时帮忙洗碑的也要包红包,为的就是图一个吉利。一整套流程做下来,表面而言,确实十分礼尚往来并且和谐,可是经历过之后,你就会明白,简直能把人累死。农村葬礼这样做的利弊说实在的,以前我是一直都无法理解为何一个简单的葬礼、要搞得那么复杂,我总觉得有很多东西是不必要的。可是后来经历了几次之后,我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也总结了一些问题,一场葬礼中的礼尚往来,除了纪念老人之外,也有促进亲戚朋友之间交流的作用。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早已经逐渐与亲戚之间拉开距离,有些亲戚甚至要是不办事根本就不知道,说不定哪天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了。所以通过一个葬礼,是可以促进亲戚之间的交流沟通的,因为其中有很多环节需要亲戚帮忙,一来二去,人们交流沟通就会变多。除了促进交流沟通之外,还有就是一些文化传承,比如唢呐等乐器的演奏,旧时都是在葬礼中最为明显,要是没有了这种传统葬礼,也许这些乐器也会逐渐失去传承。但是,过于繁琐的葬礼,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铺张浪费,农村葬礼杀猪杀牛宰羊,有的地方要办二十多个菜,无不尽其奢华,这样就是铺张浪费而且劳命伤财的行为。更为主要的是,这样容易引起农村中的攀比之风,对整个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好处。此外就是如此繁琐的葬礼,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一次葬礼可能花费一两年收入,简直就是一种残忍剥削,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可言。结语其实农村的葬礼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有些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但是凡事必须有一个度,只有掌握好一个度,才能把事情办得恰到好处,要不然一切就是白白浪费心思。与其把那么多精力花费在葬礼上,个人觉得,还不如在人尚且在世之时,多一份关心与陪伴,多一点爱,或许这更实在一些!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