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了寒假这个时候,离人们企盼的春节就不远了。这不小年至,年味渐浓。办年货、蒸花膜、挂灯笼……我们乡村过大年的序幕已悄然缓缓拉开了。
节假日里怎能少得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扭秧歌——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活动之一。追溯东北秧歌的历史可谓久矣。早在康熙年间,杨宾就在《柳边纪略》中对东北大秧歌有所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东北秧歌的形式多样,器乐种类丰富,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再加上吸收了各种技艺的表现形式,才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这种表演。草树冰霜,即使零下二十几度的低温,也阻挡不住身着节日盛装的秧歌爱好者们在皑皑白雪的天地中翩翩起舞,尽情地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放眼望去,广场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随着明快的秧歌音乐响起,让人一听就会感受到那喜庆祥和的浓浓节日氛围。走近再瞧,一列列的队伍中,表演者穿着特制的彩装,头戴装饰,别看他们大多数人都年纪稍长,可只要这锣鼓声一起,他们立马个个化身成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协调的民间艺人,踩着有节奏的鼓点,挥舞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简直出神入化。
队列中,这边有的身上挂着锣,有的手里拿着镲,还有的嘴里吹着唢呐;那边一个手拿大烟斗男扮女装的“老婆婆”,弯腰走着小碎步,另一个乔装打扮的“毛驴”,左右晃来晃去,把围观群众逗得捧腹大笑。等到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扮演的猪八戒、孙悟空等粉墨登场后,人们无不欢呼雀跃,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一些年轻人,看得心里直发痒,不自觉地跟着扭了起来,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在不断加长。不知什么时候,我也成了其中的一员,手舞足蹈现学现卖,心里别提多开心啦!
整个广场上,人们尽享着令人震撼的视听盛宴,周围的人群一边欣赏,一边聊着家常话,一时间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秧歌队伍的走位和动作随着乐曲的转换而不停地变化,就连冰冷的空气似乎也抑制不住地跟着节拍沸腾了起来。此刻我在想,秧歌作为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真心希望在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同时,我们这一代都能不忘先人们在辛苦劳作之时,祈求丰收而作的曲儿和小调,并且依旧能坚定地继续把这个艺术传承和发扬下去。
这时,缕缕暖阳已铺满了人们的笑脸,扭秧歌活动结束了,每个人带着欣慰和满足渐渐散去。东北的扭秧歌,如同陈年的佳酿,甘美醇香,浸润着家乡人的心田,也描绘着家乡更加灿烂多彩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