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图片 >> 正文 >> 正文

浪迹声涯中国民乐乐队成长记

来源:唢呐 时间:2025/4/27
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s://m.39.net/disease/a_9216700.html

dub音乐制作人LeePerry(李·佩里)说:“把音乐想成生活。我做音乐时想生活,制造生活,我要它活着。我要它有好感觉和好味道。”音乐贴近生活,音乐的创作也离不开生活。音乐的创作和写作一样,都来源于生活。而民乐的发展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因为民乐是我们的传统音乐。刘索拉在这本《浪迹声涯》中为我们介绍她组建民乐乐队的历程。书中除了音乐什么也没有,而音乐本身就是“无”。

刘索拉出生于北京,作曲家,作家。音乐作品有歌剧《惊梦》《自在魂》,舞剧音乐《六月雪》及大批影视音乐、管弦乐队、人声艺术与综合乐队作品等。个人专辑《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最新作品《中国击打组曲》《动物图腾组曲》等,年创建“刘索拉与朋友们”中国乐队。文学代表作小说《你别无选择》《女贞汤》《迷恋咒》,散文、歌剧剧本等。曾获全国中篇小说奖等多项奖。音乐就像刘索拉的朋友、知己。书中讲了她对音乐的认真、热爱、痴迷。以及如何创建民乐乐队的过程。

01实验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投石问路——试试深浅。刘索拉在国外学习蓝调、爵士音乐,让她感受到了国外音乐的自由性、释放性。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有能力的中国乐队。在不被国外朋友看好的情况下,她拉开了中国乐队的序幕。和李真贵老师的合作,是意外,也是缘分。年,刘索拉决定回国找李老师一起建立一个中国民族乐队。胆大也是有好处的,刘索拉老师当时不怕失败,直接找到李老师说,先折腾一台民乐的即兴音乐会,看看效果怎样。结果,李老师带来了他所有学生,凑了一个以民乐鼓队为主的乐队。于是给这个乐队起了名叫“新民族大乐班”。排练是非常辛苦的,同时又是非常有趣的。这次民乐会孩子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刘索拉老师说,这是由孩子们玩的一场音乐会,打击乐、古筝、管子、唢呐、二胡......大部分曲目都是用传统的曲目通过实验“再创版”,在传统曲目上用即兴的手法加上他们自己的印记。这是一种进入即兴的初步训练,如同用熟悉的乐曲先“变奏”,然后彻底走出来。可见,传统还是不能丢的,传统的或许是最好的。

02摸索中砥砺前行打击乐器、即兴发挥、即兴小段都是爵士乐里的元素,要把这些元素融入到民乐乐队,不是说说就可以的。通过大乐班的实验,刘索拉老师确认中国民乐家们是脑子最灵活,最喜欢尝试各种音乐上的玩儿法。因为中国的乐谱音符多,即兴部分少,所以在排练的时候很不习惯,要想动作,还要想前后的一致性,也要跟上大家的节奏。他们可以说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合作者。排练时的李老师就跟小孩似的,练习也最认真的,好像回到了初学者的状态,也是比较兴奋的。这个乐队从一开始就是李真贵老师带领的鼓队,做这个即兴练习时,每个人都非常兴奋,每天都在讨论那些即兴的打法。有时打着打着就好像进入了一种trance。用美国黑人音乐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我们所以人都玩爽了,而不是在集中营里受罪。”于是刘索拉老师的民乐队就这样起步了。

03演出成功后的激动

读谱是大家的强项,所以乐队成立后,大家都照着曲谱练习即兴演奏。在练习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学院化。任何曲谱试奏都没问题,只要中间有即兴演奏,都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和启发。终于在年刘索拉带着中国乐队去柏林和美国乐队会和,为“刘索拉与朋友们”中美乐队世界首演揭幕。而两个乐队在排练中遇到的问题也都完美解决。尤其是架子鼓和中国打击乐完全不一样,它的出现,中国鼓全没声了,那些细节也白打;还有蓝调特征的贝斯,它一出现,琵琶又好像成了装饰音。刘索拉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后,想着只有让即兴演奏变成演奏技术的一部分,演奏家才能会把音乐当成身体的一部分来对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次的演出是成功的。这就更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民乐队是可以继续发扬光大的。后来,他们又融入了古典音乐、传统音乐、民俗音乐等。去欧洲音乐节各个城市的音乐俱乐部演出,从没有人观看到后来的有人专门过来观看。他们把音乐人的责任做到极致,音乐人的责任就是演奏音乐,不管有人没人。通过这样的演出,得到了那年欧洲音乐节“本届音乐节中最好乐队”的名声。

写在最后

对于音乐人来说,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即使是音乐人,也一样。不同的选择,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一次的转折都是人生的一次选择,同时也是一种折磨。有人在转折时放弃自己,有人在转折时破土而出,向阳而生。热爱音乐,想了解音乐的你,来看看《浪迹声涯》,里面有酸甜苦辣、也有欢声笑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