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优势 >> 正文 >> 正文

百鸟朝凤这部片子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绝

来源:唢呐 时间:2023/7/10
EDM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34361

之前很早就听说《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一直以为是一部类似《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看了才发现讲了一个关于两代民间唢呐手艺人的故事。原来听到关于电影最多的就是诸如“排片率低,良心之作”等的遗憾与褒奖,自己也一直好奇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小众与独特电影。看完发现并不小众,看的过程就像听了一个民间说书人娓娓道来地讲了一个质朴的故事。

不说教不悲情不矫情,有感伤有感动有感叹。书说完了,人也就散了。故事围绕两代唢呐匠人展开,讲述的是技艺传承的坚持与时代冲击的无奈。故事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述让人不看小说原著也好似看到了小说的影子。就像同样是导演的作品《红高粱》,也满满回味出原著的性情。简单的故事和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时代背景渲染,只是从人物的故事里悄悄感受到时代变了。

民间的精粹不再受到拥戴,而师傅和徒弟最后的合演“百鸟朝凤”也是那么得仪式感。明知会落寞和消亡,也会秉持手艺人的尊严把曲子吹完。这部片子确实比较平淡,没有那么多曲折。大概这就是许多人觉得一般的原因,太平淡,无法对感官形成冲击。也就是说,没有共鸣。而我觉得这部电影好,是因为我被感动了,我有共鸣。

而我之所以共鸣,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见过吹唢呐的人,见过太多和焦爷相似的人。我熟悉那样的地方。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觉得电影不好看的人,除开一部分因为别人说好就一定要说不好并且坚决不看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有产生共鸣的。不是说大家说得不对,而是你体会不到,那就不是你的菜。电影本身规规矩矩地讲故事,人物表演其实都蛮不错的。有些故事适合讲得惊心动魄,震撼人心。

有些故事就适合平平常常地展开。有时候,展现就足以让人动容,合格的叙事,已经足够了。花哨了,反而跟题材不搭。另外,电影本身当然可以更好,你也可以幻想有一个更加优秀,更加震撼,感动的版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别人也没说自己好得不行。好多人对电影期待太高了,我不知道你们对百鸟朝凤期待的水平在什么级别,是要成为一代经典?百鸟朝凤明显不合适,至少在年轻人里,有点脱离时代了,代表不了这个群体。

拍摄技巧,表达手法也都没什么亮点。但是,看电影,别预先带太多东西去看。作品本身怎么样,喜欢的自然喜欢,不喜欢的换别的看,相互贬低,我只觉得这都是为了标榜自己高端,而这,其实只说明你自己是有多狭隘。吴天明真的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百鸟朝凤》这部片子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绝对是佳作。只是,他所讲述的故事,我们已经很难有所共鸣。正如片中的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磨炼技艺的唢呐匠,随着共生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的逐渐瓦解,却终究敌不过技艺粗糙博眼球迎合观众的西洋乐队。

因为他们那一首首曲子,一个个规矩里所传承和展现的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据说《牡丹亭》刚出的时候,许多少女看后自杀。可是今天的我们看了还会有所感觉么?在纪录片中欣赏过那些顶级戏剧大师的表演,那一个个唱腔,眼神,动作,实在让人着迷,可是他们唱的什么,我却听不懂,即使能听懂,也不觉得有什么趣味。失去了群主基础,艺术的传承就只有靠少数人的坚持了。又或是,靠附庸风雅的人从形式上去保存。片末文化局的人来找游天明想要将这门手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由光叔说一说于百家号首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