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唢呐 >> 唢呐优势 >> 正文 >> 正文

国家非遗项目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田向东

来源:唢呐 时间:2024/10/13
田向东(右)吹奏唢呐传统曲目《百鸟朝凤》田向东表演“张嘴喇叭龇牙笛”(资料片)田向东演奏笛子“小戏法”(资料片)早在年,单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年度),是凭借唢呐而入选。单县唢呐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代表,并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鲁西南鼓吹乐由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组成,现在以唢呐演奏为主,由笙、笛子、梆子伴奏为辅。单县鼓吹乐艺术特点突出,演奏形式主要有行进、坐场演奏,70多个唢呐班遍布全境,“田家班”创始人田向东是单县人喜闻乐见的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之一,先后两次受邀进入央视录制节目。流传于单县的唢呐,既保留了鲁西南鼓吹乐粗犷豪放的风格,又吸收了苏、豫、皖交界区域鼓吹乐清新细腻的韵味。年近古稀的田向东对传统曲目致力创新,加入了“张嘴喇叭龇牙笛”“钢钉贯鼻”“铁丝穿舌”“火烧葡萄架”等民间杂耍,深受群众的欢迎。“吃龙火”是田向东的“拿手好戏”:火苗吞到嘴里,唢呐哨片在舌头上“鸣叫”,交替不断,火鸣不迭,真可谓声情并茂,惊心动魄。“开始练习鼻穿钉时,钉子蹭地鼻孔直痒痒,连打喷嚏。也就是因为难学,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田向东还继承了先辈们的另一个“小戏法”,叫“火烧葡萄架”。其表演须在晚上,难度大,颇惊险:田向东噙满一大口煤油,喷出一条2米长的火舌,引燃导火索,再引爆悬空的纸球,球内挂满的小硫磺球瞬间紫光四射,绚丽多彩,形似一串紫红饱满的葡萄。田向东说,他一次收了十几个徒弟,练成“小戏法”的不足一半。田国防是田向东的大儿子,和父亲一样,也是13岁开始学唢呐。与父亲不同的是,田国防和妹妹田红就读了一所艺术学校,是“科班生”,在运用传统技法的同时,也赋予鲜明的时代韵味,成为活跃乡村文艺舞台的主角。“虽然孩子们都传承了唢呐演奏技艺,成绩也不错,但仍有差距。”田向东说,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年轻人尚需努力。一直以来,为保护鲁西南鼓吹乐,单县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元宵唢呐展演及专项大赛,成为备受群众欢迎的节日盛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作为国家级非遗的传承人,我感到很光荣,我也要把唢呐演奏技艺继续传下去!”田国防说。来源菏泽日报通讯员刘厚珉编辑:沐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